溶劑脫蠟釜整體結構布設與使用
一種溶劑脫蠟釜包括釜體、封頭、夾套、真空接受管和透明的真空保溫層,釜體、夾套和封頭的材質為透明玻璃。其中,封頭安裝在釜體的上端,封頭上設有攪拌桿入口、加料口和熱電偶插口;攪拌桿入口位于封頭的頂部;封頭與釜體的接觸面均為磨口接面。
釜體的中下部裝有砂芯過濾板,砂芯過濾板將釜體的內腔分割成上空腔和下空腔,下空腔中設有充氣管;夾套包覆在釜體的外側,夾套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介質出口和介質入口;真空保溫層包覆在夾套外側。
真空接受管包括同軸設置的內管和外管,內管上端的管壁與外管的管壁熔接;外管的下端設有磨口接頭,外管的管壁上設有抽濾接口;真空接受管的上端與下空腔底部連通,且真空接受管與下空腔之間裝有放料閥。
脫蠟釜進行加料前,關閉放料閥,設定循環介質的冷凍溫度,循環介質經介質入口通入夾套,然后從介質出口流出;經充氣管將氣體通入釜體,穩定一段時間。將原料自加料口加入,并控制氣體壓力使原料不能從砂芯過濾板上滲漏下來,從熱電偶插口投入熱電偶以檢測原料溫度。冷卻至目標溫度后停止通氣體,在磨口接頭上安裝濾液瓶,打開放料閥自然過濾至無濾液流出后通過抽濾接口進行抽濾,緩慢增加真空度,當真空度達到越大且未再有濾液抽出后停止抽濾。從磨口接頭取走濾液瓶換成蠟接收瓶,設定循環介質的加熱溫度為℃,使蠟全融化后加入適量溶劑進行洗滌,得到蠟液。對濾液和蠟液各自蒸餾,分離溶劑和產品,計算收率。
該溶劑脫蠟釜實現了溶劑脫蠟過程中冷卻、過濾的一體化,通過夾套進行冷卻或加熱,冷卻、加熱切換較快,簡化了操作流程,降低了能耗;對蠟進行回收利用,綠色環保,且可以增進企業的利潤;結構簡單,既適合于實驗操作,又利于工業放大,應用前景好。
上一條: 減少退火爐中爐輥碳套結瘤的辦法
相關行業知識
- 臺車退火爐的密封和退火爐燃燒系統的裝置是什么
- 井式退火爐的結構是怎樣的
- 常見的一些模殼焙燒爐的問題
- 高溫退火爐的槽鋼特點
- 臺車退火爐保養需要重點檢查部位
- 井式退火爐安全技術規程
- 井式退火爐的爐內水管形式選擇與管件計算方式
- 臺車退火爐在車間里有哪兩種的節能減排的方式
- ?模殼焙燒爐簡介
- 臺車退火爐有哪些操作規程?
- 減少退火爐中爐輥碳套結瘤的辦法
- 臺車退火爐對軸承鋼線材退火的工藝分析
- 反射式模殼焙燒爐的設計與應用成果分析
- 怎樣解決回火爐體腐蝕的問題?
- 鹽浴回火爐的特點與使用注意點
- 高溫退火爐的整體構造之特點說明
- 退火爐應用模糊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與成果
- 如何解決回火爐腐蝕的問題?
- 培析高溫退火爐中高溫計的校溫原理
- 井式退火爐控制系統的功能及燃燒系統的調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