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少退火爐中爐輥碳套結瘤的辦法
一、增進帶鋼清洗質量:
防止退火爐中爐輥碳套表面上結瘤,增進帶鋼的清洗質量是—項重要措施。將清洗段堿浸洗,堿刷洗,電,解清洗、水刷洗、水浸洗、水漂洗以及熱風烘干各區域的工藝參數控制在工藝規定范圍,帶鋼在清洗后要控制反射率不小于90%,帶鋼清洗干凈,洗后表面殘留物小于25mg/m2單面。減少異物帶入到爐內,控制好酸軋冷硬卷表面上的殘油、殘鐵小于300mg/m2單面。
二、減少調試卷的使用:
調試卷在反復上線使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在表面產生氧化鐵,在重復使用的過程中氧化鐵會被帶入爐內,所以防止爐輥結瘤要減少調試卷使用。
?。?)檢修完成起線后先將爐溫升至600℃,再進行穿帶,待爐溫到達700℃后再對爐膛進行通氫,這樣就減少了調試卷在爐內的運行時間.還可以減少能源消耗。
?。?)保障生產線的連續穩定運行,減少非正常的工藝過渡用調試卷。
三、降低前工序碳含量:
帶鋼在連續退火爐內脫碳過程中,在高溫加濕的環境中,帶鋼在脫碳的同時也極易發生氧化,且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爐輥碳套也容易被腐蝕,產生間隙和孔洞。所以,在爐子脫碳過程中,濕氣氛段的爐輥碳套更容易發生結瘤。
如果在帶鋼進入硅鋼連退線之前碳含量就已經達到30×10-6以下,那么在硅鋼連退線就不需再進行脫碳環節。這樣就可以大幅減少因脫碳過程爐輥碳套結瘤的可能。在硅鋼生產全工序中,控制前工序生產過程中的碳含量,避免前工序發生增碳,控制硅鋼連退原料碳含量在30×10-"以下,避免在連退生產線上進行加濕脫碳,對減少爐輥碳套結瘤有積極的作用。
四、磨爐輥減少換輥次數:
在結瘤物形成的初期,格外是粘附型結瘤往往可以通過在線磨爐輥清理掉碳套表面結瘤物。在出口質量檢查過程發現帶鋼表面上的凹坑缺陷,判斷其為爐輥碳套結瘤物所致,可及時調整爐輥轉速,通過改變帶鋼與爐輥的相對速度,使輥面與帶鋼之間產生相對滑動,依靠摩擦力清理掉輥面結瘤物。
在停線自然降溫進行停止退火爐檢查中,發現很多結瘤物已經從碳套輥面脫落,少量結瘤物也變得疏松。這是由于爐輥碳套與結瘤物的材質、物理性質與膨脹系數不一樣所致。因此,可將爐溫自然降至600~700℃,再用調試卷反復磨輥,依靠摩擦力清理掉輥面已松動的結瘤物。
上一條: 臺車退火爐對軸承鋼線材退火的工藝分析
下一條: 溶劑脫蠟釜整體結構布設與使用
相關行業知識
- 臺車退火爐的密封和退火爐燃燒系統的裝置是什么
- 井式退火爐的結構是怎樣的
- 常見的一些模殼焙燒爐的問題
- 高溫退火爐的槽鋼特點
- 臺車退火爐保養需要重點檢查部位
- 井式退火爐安全技術規程
- 井式退火爐的爐內水管形式選擇與管件計算方式
- 臺車退火爐在車間里有哪兩種的節能減排的方式
- ?模殼焙燒爐簡介
- 臺車退火爐有哪些操作規程?
- 臺車退火爐對軸承鋼線材退火的工藝分析
- 反射式模殼焙燒爐的設計與應用成果分析
- 怎樣解決回火爐體腐蝕的問題?
- 鹽浴回火爐的特點與使用注意點
- 高溫退火爐的整體構造之特點說明
- 退火爐應用模糊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與成果
- 如何解決回火爐腐蝕的問題?
- 培析高溫退火爐中高溫計的校溫原理
- 井式退火爐控制系統的功能及燃燒系統的調試
- 參考一下正火爐的生產操作過程